2008年5月19日星期一

一星期後...

今早找不到黑色恤衫回校,但無損哀悼遠方死難者的心情。

昨晚的港台《四川地震特輯》終於不只是描述災情慘況,而是多了做災難分析和展望。早上把該節目轉了檔,交給負責公民教育的同事,讓她拿去在禮堂前播放,盡了我些許綿力。恰恰卻有一課中一級的代課時間,我在課堂中把特輯播了給學生看。該班中一學生不是我教的一班,同學說他們都是較難纏的,不過除了我在入課室怒吼一聲後,同學們想看節目的就看,不想看的就拿個人讀物出來,是多麼的寧靜。對中一同學來說,節目委實沉悶,名詞也實在艱深,但是看著他們目不轉晴的留意熒光幕,我佩服他們的耐性。下課鐘響起,我作了些災情因果的解讀,引導他們看得更多。

只是一節代課,匆匆而來,匆匆而去,但希望能在他們的心中撒下他日展現人性光輝的種子。

下午二時十分至三十五分,學校安排了為四川死難者默哀的時間。先後由中六同學和校長作出分享,然後全校一同默哀。我期待著二時二十八分,期待著這三分鐘,感歎天地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二時二十八分,聽到外面汽車響安,卻牽動了我的情緒。

故事感人,但我已聽得麻木了。
外間的響安和鳴笛,卻對我有一種難以言喻的震撼。原來校內校外、國內國外,這刻大家的心都繫在一起。

看中港兩地傳媒


地震形勢圖

面對奧援 中共官員應少些僚氣〉,《中國時報》,2008.05.16

讓我對文章有所刪節:昨日「慈濟基金會」前往都江堰市瞭解災情,提議是否能先在市區開設「一個」毛毯物資發放點,解決部分市民生活避寒所需。當地官員感謝基金會義舉,建議慈濟或許可考慮將賑災對象,優先轉為「勞軍」。 當地發放物資賑災必須由市委決定,官員指出現市內救災物資供應基本足夠,並再次建議基金會或許能將物資轉化為金錢援助,由官方來採購災民急需的物品。

15名空降兵在無準確氣象資料情況下成功傘降〉,《解放軍報》,2008.05.15

在大陸多個網站上,已傳出第一分隊150人冒著惡劣天氣空降,之後安全報告的有136人,犧牲4人,10人失去聯絡,不過這段資料暫時無法證實。天氣這麼壞還去丟傘兵,簡直是「投石問路」,而所投的是人命,是誰想出來的?!這恐怕是「柏林封鎖」後的五六十年來最惡劣的情況:「柏林封鎖」傘兵面對蘇聯槍口,「四川地震」死士前有無情風雨,後有無性高官。

〈惠州三中捐款情況〉 由該校學生拍攝


互聯網提供了一個監察政府的渠道,衷心感謝能夠指出問題的媒體,尤其是內地「部分/小眾」的敢言傳媒。可能《南方都市報》的主編和記者早已豁出去,我不怕你查封,只怕民眾不知道。

香港的傳媒表現如何?早前有線呂秉權在現場報道時,突然鏡頭後有人求救,他竟然把咪拿向受困者,問「你現在覺得怎樣?」

你現在覺得怎樣?我現在想你幫手求救!對於香港清一色只懂報道災民慘況,「媒體工作者」是否應去思考現階段甚麼新聞才最有價值。尤其是當內地和台灣媒體早已討論整個救災工程有何改善之處時。

2008年2月27日星期三

阿Sir的自省

有關網上照片風波的熱潮,學校培育組希望向同學提供一個正面的訊息,所以著班主任跟同學一起「討論」有關行為是否合乎道德。班主任拍擋叫我與學生一起「討論」,希望有「多一把聲」,我本著「老師」的身份,一口就答應了。

小弟是教中國歷史,對過去我們的思想尚有認識,始終同意中國人是善良的,但是有時覺得他們誇張得有點造作,實是過猶不及。變節就是不道德?元初、清初兩代外族政權,就有一堆堆變節的大臣,被後世罵得狗血淋頭。不過我心中突然想起古代人尊重關羽「降漢不降曹」的故事。婦女喪夫後改嫁就是不道德?這直接令我想到的「妻子如衣服」五個字:女性在傳統父權社會中只是一件私人擁有的物件。宋明遺臣就只應做文天祥?就不可留有用之身,實行「夷狄進中國,則中國之」的想法?以中原的文化霸權去單一化外族?女性就不可以為自己的最大利益和將來去想,而只可以為夫家的顏面去想?

這就是社會規範、風俗習慣,而堂皇一些,就是「道德規範」。可是這些「道德規範」,毀了很多人的自主和前途。在「禮教吃人」的風氣後,我們又是否應該摒棄道德?

在教學生涯見識了新世代的「質素」,但是從本性來說,很多小朋友惇惇有禮、開朗活潑,與他們相處,就是心曠神怡,彷彿他們就是折翼天使。即使表現最不濟的,到底只算頑皮,而不是邪惡。我深信人是向善的,而道德的開端,應是發自人內心的感悟。

西方倫理學有四個「Cardinal Virtues」的說法(Prudence、Fortitude、Justice、Temperance),就是培養道德的四個原則,有點像我們孟子荀子所言,無論你是性善性惡,都極需要後天的教育去培養。有時真的佩服這類思想家,早一千年已經想好了,而且中外竟然殊途同歸,可見這道理所能受的時間和地域考驗。

記得有種叫作休謨原則(Hume's Law)的道德倫理學,說明道德價值並不是必然,只是叫人在奉行和普及道德價值時,需要有深切的反省。

小弟上課常常鼓勵他們多角度思考,如果由我組織討論,定會把不同觀點鋪陳出來的(包括那些不應接受的觀點),然後讓同學自主選擇。為免有礙班主任拍擋(她是培育組的頂頭),我缺席了那次「討論」。


阿Sir的自省 司徒華
《明報》2008年2月20日

學生承認「羨慕陳冠希」,阿Sir閱後,無名火起,想立時抽出這個鹹濕而又坦白的同學責罵一番。但事緩則圓,不希望破壞討論氣氛,又要表現得開明開放虛懷若谷,只好暫時按下怒火。

下課回家,完成工作已是深夜,累極卻未能入睡,再把文章拿出來,看了又看,竟然思潮起伏。

同學指不少人都羨慕陳冠希,甚至封他做偶像,說出多少人的心裏話。窺探藝人私秘,無分年齡界別,無分職業階級,要不然,中環的達官貴人,不會長講不絕;要不然,八卦雜誌一出,不會馬上斷市,性照愈多愈露骨就愈好賣,買的未必是年輕人,因為他們都有辦法上網下載了全集,搶購的,多是「心智成熟」的成年人。

藝員性照對阿Sir就一點吸引力都沒有?當然不是,阿Sir也有上網搜尋想一窺全豹,但因技術所限,無法找齊,但也不能跟同學一樣明目張膽互相傳閱,也不可在阿Sir之間陰陰笑交換欣賞。

阿Sir承認也有看過,一個成年人,生理正常,當然有性需要,也有性幻想,但更多的卻是性壓抑。但在義正詞嚴的氛圍下,大家都對性避之唯恐不及,難道阿Sir可以直言不諱,跟所有人,包括同學們坦承相對嗎?

學校當局嚴陣以待,想盡辦法要禁止性照在校園傳播氾濫,商討對策引導學生回到人生正軌。但性照事件,只是年輕同學的問題嗎?難道成年人就一點問題都沒有?道貌岸然的師長,一臉正氣的專家,長期壓抑的性觀念,雙重標準的性態度,不是都需要拿出來攤在陽光下檢討嗎?

藝人被網民千夫所指,說謊虛假,公開是純情玉女,私下卻淫賤放蕩。網民一邊指摘藝人虛偽,自己卻一邊製造傳播假新聞,盡情搜羅性照、剝削別人的房中私隱以滿足一己私欲,邊看邊罵邊垂涎欲滴羨慕不已。說謊虛偽,比他們指摘的人,只有過之,而無不及。

藝人圈子特別濫交隨便?在香港這個色慾都市,當你拿起第一塊石頭的時候,不會覺得心虛嗎?記住,一隻手指向別人,三隻手指會向自己。

輾轉反側,徹夜難眠,不知不覺,已到天明。同學的坦白,拷問阿Sir的專業,詰難人們的良心。如果你是學校的阿Sir,你會真正反躬自省嗎?

2008年1月29日星期二

Which College Major Should You Be?


Which College Major Should You Be?
Your major should be part Biology. You work hard, and you're gonna keep working hard for many years to come. That's why you keep your work organized and your health in good shape.
Your major should be part Art. You are sensitive, creative, and you don't follow established rules. Unfortunately, you'll have to follow some rules if you ever want that promotion at Starbucks.
Double Major in Art and Biology!!! 讀完又會不會人格分裂?(這個時間我想起鄭叔叔,他是讀神學和化學的,所以他神神化化。)

又「社會與文化」,又「科技與環境」...... 想起後年(2009?/2010?)要教「神神化化」的通識,而最後小朋友和我也通通唔識,真是令人感歎。

P.S.: 不過回看會考成績,考得最好的理科科目,真是Bio呢!

Google Map


猛然回顧一眼,可能鏡頭就在身後......- -'

2008年1月7日星期一

一張紙巾的人情

陪我長大

當天相見 共你 成為摯友
每日見面 從不休
美麗故事從這裡邂逅
晝夜有 慢與快節奏
春與冬 炎夏深秋
每段旅程全有你挽手
今天我共你可 並肩上路
在無限遠都可碰到
無盡生活 從此找到
交織這鐵路 Let's take the ride
話說新年前往大佬家聯歡,如常地坐東鐵到大圍轉乘馬鐵。

從紅磡上車至大圍,大概需要十多鐘車程,於是我選了靜音卡的位置坐下,靜靜看書,享受假期的悠閒。列車到達九龍塘站,乘客湧進車內,右側鄰座坐了一位婦人,左手抱著一B,右手挽著一抽。她似是倦極了,抱好B放好大袋後,坐下不覺地舒地一口氣。是典型的師奶媽媽,整天為著家庭奔波勞碌,家人的笑容就是她最大的成就。一陣擁擠過後,座位名花有主,氣氛很快回復平靜。

列車離開九龍塘站,繼續向北進發,婦人腳前的大袋忽然倒下。看見婦人懷中抱著小B,於是幫她扶起大袋,她連忙向我道謝,於是車卡又回復寧靜。列車竄進往大圍的隧道,驀地一黑,嚇怕了婦人懷中的小朋友。小朋友叫喊聲,徐疾有致,夾雜著列車穿過隧道的隆隆聲,高低抑揚,彷彿奏著「晝夜有 慢與快節奏」。

突然聽得一聲怪叫,向右一看,看著小B正在......嘔吐!小B身體瞬間已滿蓋嘔吐物,婦人和我也受波及。婦人一方面對我說不好意思,一方面小B仍在嘔吐,完全方寸大亂。我看著小B,他充份以深情的眼神告訴我:「我是無心的,我也控制不了」。我相信他,因為他在投射深情的眼神同時,咀角的嘔吐物亦不住緩緩流出。我覺得這刻彷彿全車卡都停住了,身邊的乘客都凝住了,像是沒有事情發生過似的。直至我左找右找,然後向婦人遞上紙巾,打著圓場笑著說:「哎唷唷,陰公咯~~~」身旁的乘客這刻才「見義勇為」,紛紛地向滿身盡是嘔吐物的婦人送上紙巾。

依然寧靜的列車到達大圍站,我拖著鞋褲的嘔吐物離開。心想,或者我算仁至義盡了,有人會幫她一把吧?

不知道如果我沒有遞上紙巾,而是破口大罵或是不理不睬,婦人到甚麼時候才收到一張紙巾呢?

P.S.: 大家要明白,看著小B深情的眼神,你會完全沒有怒氣的。我被「電親」了!

2007年12月30日星期日

夢幻積膠樂迷城

今天走到牛棚去看LEGO迷的傑作,
是耐心、是創意,更是熱情,令人讚歎!^o^

(作品是由幾十萬塊積膠砌出來的!)

夢幻積膠樂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