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是教中國歷史,對過去我們的思想尚有認識,始終同意中國人是善良的,但是有時覺得他們誇張得有點造作,實是過猶不及。變節就是不道德?元初、清初兩代外族政權,就有一堆堆變節的大臣,被後世罵得狗血淋頭。不過我心中突然想起古代人尊重關羽「降漢不降曹」的故事。婦女喪夫後改嫁就是不道德?這直接令我想到的「妻子如衣服」五個字:女性在傳統父權社會中只是一件私人擁有的物件。宋明遺臣就只應做文天祥?就不可留有用之身,實行「夷狄進中國,則中國之」的想法?以中原的文化霸權去單一化外族?女性就不可以為自己的最大利益和將來去想,而只可以為夫家的顏面去想?
這就是社會規範、風俗習慣,而堂皇一些,就是「道德規範」。可是這些「道德規範」,毀了很多人的自主和前途。在「禮教吃人」的風氣後,我們又是否應該摒棄道德?
在教學生涯見識了新世代的「質素」,但是從本性來說,很多小朋友惇惇有禮、開朗活潑,與他們相處,就是心曠神怡,彷彿他們就是折翼天使。即使表現最不濟的,到底只算頑皮,而不是邪惡。我深信人是向善的,而道德的開端,應是發自人內心的感悟。
西方倫理學有四個「Cardinal Virtues」的說法(Prudence、Fortitude、Justice、Temperance),就是培養道德的四個原則,有點像我們孟子荀子所言,無論你是性善性惡,都極需要後天的教育去培養。有時真的佩服這類思想家,早一千年已經想好了,而且中外竟然殊途同歸,可見這道理所能受的時間和地域考驗。
記得有種叫作休謨原則(Hume's Law)的道德倫理學,說明道德價值並不是必然,只是叫人在奉行和普及道德價值時,需要有深切的反省。
小弟上課常常鼓勵他們多角度思考,如果由我組織討論,定會把不同觀點鋪陳出來的(包括那些不應接受的觀點),然後讓同學自主選擇。為免有礙班主任拍擋(她是培育組的頂頭),我缺席了那次「討論」。
阿Sir的自省 司徒華
《明報》2008年2月20日
學生承認「羨慕陳冠希」,阿Sir閱後,無名火起,想立時抽出這個鹹濕而又坦白的同學責罵一番。但事緩則圓,不希望破壞討論氣氛,又要表現得開明開放虛懷若谷,只好暫時按下怒火。
下課回家,完成工作已是深夜,累極卻未能入睡,再把文章拿出來,看了又看,竟然思潮起伏。
同學指不少人都羨慕陳冠希,甚至封他做偶像,說出多少人的心裏話。窺探藝人私秘,無分年齡界別,無分職業階級,要不然,中環的達官貴人,不會長講不絕;要不然,八卦雜誌一出,不會馬上斷市,性照愈多愈露骨就愈好賣,買的未必是年輕人,因為他們都有辦法上網下載了全集,搶購的,多是「心智成熟」的成年人。
藝員性照對阿Sir就一點吸引力都沒有?當然不是,阿Sir也有上網搜尋想一窺全豹,但因技術所限,無法找齊,但也不能跟同學一樣明目張膽互相傳閱,也不可在阿Sir之間陰陰笑交換欣賞。
阿Sir承認也有看過,一個成年人,生理正常,當然有性需要,也有性幻想,但更多的卻是性壓抑。但在義正詞嚴的氛圍下,大家都對性避之唯恐不及,難道阿Sir可以直言不諱,跟所有人,包括同學們坦承相對嗎?
學校當局嚴陣以待,想盡辦法要禁止性照在校園傳播氾濫,商討對策引導學生回到人生正軌。但性照事件,只是年輕同學的問題嗎?難道成年人就一點問題都沒有?道貌岸然的師長,一臉正氣的專家,長期壓抑的性觀念,雙重標準的性態度,不是都需要拿出來攤在陽光下檢討嗎?
藝人被網民千夫所指,說謊虛假,公開是純情玉女,私下卻淫賤放蕩。網民一邊指摘藝人虛偽,自己卻一邊製造傳播假新聞,盡情搜羅性照、剝削別人的房中私隱以滿足一己私欲,邊看邊罵邊垂涎欲滴羨慕不已。說謊虛偽,比他們指摘的人,只有過之,而無不及。
藝人圈子特別濫交隨便?在香港這個色慾都市,當你拿起第一塊石頭的時候,不會覺得心虛嗎?記住,一隻手指向別人,三隻手指會向自己。
輾轉反側,徹夜難眠,不知不覺,已到天明。同學的坦白,拷問阿Sir的專業,詰難人們的良心。如果你是學校的阿Sir,你會真正反躬自省嗎?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