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9日星期四

Obedient?

From Jokes on the web

周一和幾個學生來個七月學習活動的review,找了梁文道〈八、九點鐘的太陽〉(明報,2007.08.05)給他們看,再給他們政府清拆皇后的立場,著他們正反思考是否認同朱凱迪、陳景輝等青年的想法。其中「連學校拆尿兜也生氣的」朱凱迪與梁文道有以下的對答:
梁﹕所以你對皇后的碼頭的感情是很私人的感情?

朱﹕是的。但我覺得這份美好又是很多人都能分享,也都應該有權分享的。所以我才會在某天突然想起「為下一代保留此地」這句口號,我真的相信這句話。
我也相信。

小弟只是那種拿著照相機在碼頭緬懷的人,自問不能從社運中改變甚麼,我缺乏陳景輝那些青年的熱誠和勇氣。不過,我的熱情卻令我轉而「荼毒」我的學生,「為下一代保留」一些我們常常忽略的舊東西。



臨睡前,在InMedia看到有人把以上的video貼出來,說這位肥哥哥句句有力。雖然自己不是熱心保育的人士,但是心有不甘,想說一些肥哥哥當下未曾留意的東西:

1. 立法會的組成,只有一半是分區直選得來。市民所支持的立法會議員,可能會提出相關議案,但是或會被被建制派否決。因此立法會的決定,是否表現了市民的聲音,就是社會現在說雙普選的意義。所以已有社會人士(如:三十會)指出政府(行政),除了要處理立法會(立法)的聲音外,也要開始考慮民間壓力團體的意見。

2. 本土行動是連提出立場的諮詢機會也沒有,所提出的立場觀點,可能在政府有關的委員會隻字不提。現在保育人士就是要求政府作出一個較公開的諮詢。所謂諮詢了八年,時間即使是如此長,但不是深。何況本土行動好像已是城市論壇指出他們早在1999年已提出反對聲音了。肥哥哥可能沒有收看在皇后碼頭那天的城市論壇。

3. 身為問責官員,其職責部分是宣傳有關的政策。而肥哥哥可能信奉政府的官員是賢能的,所以甘願作為「順」民,又肥哥哥可能是太極高手,整套雲手把責任通通推回立法會、市民、保育人士,沒有考慮政府有沒有諮詢的責任、宣傳的責任。

我相信,肥哥哥展示了不少香港市民的意見(我想用公民,不過他真的欠了點公民意識)。期待我們大家也知得更多,然後勇於評論和接受批評。
公民政治權利是指公民依法享有參與國家政治生活的權利。它包括以下的內容:

.公民有選舉權及被選舉權
.參與國家管理的權利
.政治參與的基本條件是知情權
延伸閱讀
潘一禾〈為甚麼公民是一些沉睡的狗?
雷頤〈臣民·公民·中國知識分子當今使命

P.S.: 隨意寫成,大概「不吐不快」就是這個意思吧,我真的不想我的學生像這位肥哥哥一樣......令人安慰的是,無論小朋友是否認同那些青年的行為,我也迫他們同時提出正反雙方的意見,這樣,至少他們比這位肥哥哥略優一籌。

P.P.S.: 有人寫了這篇,說穿了連我也不明白為何皇后碼頭和自己那麼近的原委。上周日邀請了好友去看灣仔市集,從與市集關注組成員的點頭一笑中,就是「本來跟我不相干的路人,我走進了他/她的生命體,他/她也走進了我的生命體,讓一個又一個生命體互相認識了。」

没有评论: